說到重修,似乎不完全是負面的...
有時候重修,是相當有意義的
--
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,一次修過就好了,何必浪費時間再聽一次相同的課程呢?
所以,一種「求過」的風氣在大學裡相當地盛行,甚至衍生出「給的分數高,上課不點名」的老師就是好老師。
以上並不是在批判什麼,只是不妨想想,為何要「重修」?「重修」的意義何在?
最近有許多同學重修一年級的基礎科目,但態度卻不同以往。雖然感嘆何必如此,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「重修」不見得如此不值...
如果因為重修,把以前沒學好或沒學到的東西學會了,那麼,這樣的重修,是非常有價值的。
更何況,人的一生,都不斷地在「重修」,不僅僅是課業....
舉個例子來說:身邊的同事都升職了,只有你還在原地踏步,這也是一種重修。因為你的表現還不夠好,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,所以讓你以原職的身份再學習幾年。
課業如此,事業如此,生活也是如此。人際、作息、體力、生活技能等等,都是要一再地學習,直到周遭的人,或是身體認同為止。
既然如此,又何必把成績看得太重呢?雖然受限於目前價值觀,但...頭一次表現得好,難道就代表在未來一定表現得比當初表現不好的人好嗎?
是否真正學到東西,是否能活用所學,才是最重要的事吧!